浅谈AR,VR在博物馆中的应用
2020-04-30 11:07:57.0浅谈AR,VR在博物馆中的应用
AR是Augmented Reality的字母缩写,中文名字是“增强现实”,是一种全新人机交互技术。通过AR技术,让参与者与虚拟对象进行实时互动,从而获得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,而且能够突破空间、时间以及其它客观限制,感受到在真实世界中无法亲身经历的体验。VR是Virtual Reality的字母缩写,译名“虚拟现实”,又译作灵境、幻真)是近年来出现的高新技术,也称灵境技术或人工环境。虚拟现实是利用电脑模拟产生一个三维空间的虚拟世界,提供使用者关于视觉、听觉、触觉等感官的模拟,让使用者如同身历其境一般,可以及时、没有限制地观察三度空间内的事物。
以AR,VR等数字化技术为基础打造智慧博物馆,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、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、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,是国家引导开拓博物馆改革的新方向。近年来随着国家社会经济、计算机技术、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,,增强现实(AR)与虚拟现实(VR)在博物馆中的应用越来越多,像云游博物馆、3D展厅。当古老的文物撞击最新的现代科技,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感受。
像河南文博利用现代AR,VR技术打造的3D展厅,承载视频、互动、虚拟、声音、图片、模拟于一体,使展示内容成为更加易懂、更加有趣、多形式、多元化的文化知识信息,可以使观众更轻松更容易的掌握文物相关知识,也能更透彻地理解内容的意义和内涵,并且不同年龄、不同层次的参观人群都容易接受。另外通过触摸大屏可以实现互动,呈现不同的视角,带给我们新颖的感受。还有,把文物“数字化”,对文物也是一种保护, 有效延续了文物的生命力。
“让文物活起来”,这是近年来国家层面对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提出的新要求,也是目前博物馆建设的总提纲和新目标。近日国家新出台了《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》,明确提出了在进行藏品数字化、智慧化博物馆建设中,要兼顾青少年教育功能。这势必会推动AR,VR在博物馆和教育的衔接上发挥更大作用!